4 月 20 日,在第十五届中青年呼吸学者论坛期间,《医师报》联合呼吸空间,就临床科研等问题对曹彬教授进行了专访。
随着分子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病毒作为呼吸道感染病原的重要作用。对于流感病毒所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点、并发症及预后目前已经有诸多研究进行了深入分析。但是,在既往研究和认识中,非流感病毒则被认为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和儿童肺炎的病原。成人非流感病毒肺炎的研究大都来自病例/病例系列报道,认为其主要对特殊人群如免疫抑制、长期入住护理机构的体弱老年人、伴有肺基础疾病患者或危重症患者产生严重影响。非流感病毒对于非免疫抑制成人 CAP 患者预后影响尚无系统性研究,因此临床医生往往忽略了非流感病毒在免疫健康成人 CAP 患者中的重要作用。
2019 年 4 月 15 日,欧洲呼吸学会主席 Tobias Welte 教授在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AJRCCM)杂志发表评论文章,评价长期使用阿奇霉素(Azithromycin)在预防慢性呼吸疾病急性加重中的作用,并以圣杯的故事作比喻,提醒人们虽然以阿奇霉素为代表的广谱抗生素有强大的抗菌能力、并能够预防多种慢性呼吸疾病的急性加重,但是否能长期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仍需斟酌(会导致耐药菌出现、人体内微生物菌群紊乱),否则可能会重蹈亚瑟王的覆辙(King Arthur’s Ending should be a lesson)。本文将分享 Welte 教授的评论文章内容。
中国肺炎研究网(CAP-China)最新研究揭示住院患者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病情严重程度较乙流患者更重,并于 2019 年 2 月在线发表于美国感染病协会(IDSA)官方杂志 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s。
近期,欧洲 MD magazine 网站对该研究进行了在线介绍。MD 杂志是欧洲保加利亚一个综合性临床新闻和信息门户,为医生提供最新的医学专业信息和特定疾病的相关资源。
病毒性肺炎(viral pneumonia)是由病毒侵犯肺实质而造成的肺部炎症,常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引起 [1] 。随着呼吸道病毒检测技术的进步,病毒性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得到认识。中国肺炎监测网站(CAP-China)的数据显示,以 2015-2017 年全国 34 家医院 2336 例 CAP 患者为研究对象,非流感病毒肺炎和流感病毒肺炎在疾病严重程度、并发症、病死率方面并无显著差别 [Zhou et al, ERJ, 2019, In Press]。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