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热点-热点资讯
多黏菌素B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
icon 2022年03月02日
icon 常康
icon
icon 802

 

研究背景

肾毒性是评价多黏菌素类临床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其真实发生率仍然存在很大争议。有研究报道大约30-60%的接受全身多黏菌素类抗生素的患者会发生肾毒性。造成这种不一致调查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在这些研究中肾毒性的定义不同以及多黏菌素类剂量的差异。由于耐碳青霉烯类微生物的不断增加,多黏菌素(包括粘菌素和多黏菌素B)在1990年代被重新应用于临床。然而,多黏菌素类的肾毒性仍然是临床医生非常关注的问题。多黏菌素B于2017年底进入中国市场,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估中国医院使用多黏菌素B后,相关肾毒性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医生更有效地使用多黏菌素B。

 

研究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的收集了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来自全国14家教学医院的251名使用了多黏菌素B的患者。纳入标准为诊断为由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或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成年患者。排除了在诊断HAP时已经诊断存在急性肾损伤(AKI)的患者以及使用多黏菌素B后48小时内死亡的患者。AKI的诊断和分期采用ADIGO(The 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的标准。

 

研究结果

共84名患者使用多黏菌素B后出现了AKI,有167名患者没有出现AKI。AKI 的总发生率为33.5%(84/251)。男性占70.1%(176/251)。致病菌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占64.9% (136/251)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占60.9%(153/251)。有67.3%(169/251) 感染了一种以上的病原体,27名患者有慢性肾病 (CKD) 病史。多因素逻辑回归模型确定了多黏菌素B负荷剂量(HR,1.84;95% CI,1.01-3.38;P=0.0491)和使用两种或多种肾毒性药物(HR,3.56;95%CI, 1.55–8.18; P=0.0029)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研究结论

多黏菌素B负荷剂量的使用和多种肾毒性药物的联合使用是多黏菌素B相关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多黏菌素B的日剂量、累积剂量和治疗时间不影响AKI的发生。基线肌酐水平较高的患者,一旦发生AKI,其严重程度可能更高。


多黏菌素B相关肾毒性独立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646215360(1).jpg

1646215517(1).jpg

1646215560(1).jpg

image.png

 

请在验证后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