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7日,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的“2021年度华夏医学科技奖”颁奖仪式在线上隆重举行,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中国成人病毒性肺炎诊疗及防控体系构建和技术创新”项目荣获2021年度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该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为: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武汉金银潭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所、武汉市肺科医院。主要完成人为:曹彬、王辰、张定宇、王健伟、李中杰、冯录召、黄朝林、任丽丽、李辉、彭质斌、王一民、郭丽、王业明、周飞、杜荣辉。
下呼吸道感染每年死亡约200万人。长期以来,成人病毒性肺炎发病机理不清,准确的病原学诊断和有效治疗方法缺乏,防控措施不健全。本项目潜心研究10余年,创建了覆盖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国肺炎研究平台(https://www.chinapneumonia.cn/),建立我国第一个针对住院流感和病毒性肺炎的哨点监测项目(SARI监测系统),已经建成了25个省市网络实验室和哨点医院,并获得创新性成果如下:
首次确定我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发病率(7.13/1000人年),病毒性肺炎高达39.2%,将病毒性肺炎以专章写入中国CAP指南并全国推广。揭示重症流感肺炎免疫损伤机制,率先提出“病毒性感染中毒症”这一原创性概念,并在国际上率先规范小剂量激素治疗重症和危重症新冠肺炎方案。牵头全球第一项新冠肺炎临床试验,为在突发疫情中进行科学、规范的临床研究创造了先例;NEJM杂志主编Eric和副主编Lindsey发表社论称这项临床试验为“英雄之举”。代表中国参与制订世界卫生组织(WHO)新冠优选药物研究方案,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方案。早期发现和鉴定新冠病毒,揭示重症新冠肺炎临床特征,提出全球大流行预警,并首次提出新冠肺炎患者死亡危险因素。首次系统评估新冠肺炎出院患者远期预后,受邀在WHO会议上向总干事和国际同行介绍中国经验。主持制订《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提出我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新策略,打破了传统孕妇不能接种的禁忌,推动免费人群接种率从29.30%增加至51.75%。作为WHO流感疫苗工作组专家成员,参与编写WHO疫苗接种指南,为全球防控做出专业贡献。
本项目创新成果推广到200余家医院及31个省市疾控中心,使得病毒性肺炎诊断率提高30%,每年惠及肺炎患者20万人以上,流感疫苗接种人群增至4000余万人,5篇论著居领域内ESI高被引论文前1‰;4项成果写入WHO、NIH指南;主持或执笔制订国家行业指南和规范11部;参加国际指南9部,主编专著7部。培养成人病毒性肺炎防治业务骨干近1万人。
曹彬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病毒性肺炎的诊疗研究,此次获奖是对曹彬教授团队研究成果的充分肯定。未来团队将再接再厉,为提高病毒性肺炎的诊疗能力不懈努力,不断取得新突破,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