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赏析丨Cell Research: 瞿介明/诸江/卢洪洲阐释区分新型冠状病毒持续无症状感染者和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免疫学特征
2021年12月27日
451
2021年9月24日,国际权威专业期刊《Cell Research》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题为“Distinct immune signatures discriminate between asymptomatic and presymptomatic SARS-CoV-2pos subjects”研究论文,首次揭示区分持续无症状感染者和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的主要免疫学特征,并结合其临床特征,发现了影响SARS-CoV-2感染者在SSIS时期疾病朝不同方向进展的关键免疫机制,为临床工作中早期识别出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在更早的阶段对其进行及时干预并阻断其进展为确诊患者提供理论依据。![image.png](/uploadfile/uploads/image/2021/12/27/e2fe838570ca74ef85632496e5ef7a0f.png)
![image.png](/uploadfile/uploads/image/2021/12/27/247a609dc515d603fd96ee50b00cd383.png)
【封面设计解读】
新冠病毒通过呼吸系统攻击宿主(左右肺叶)。在持续无症状感染者中(右肺),免疫细胞(拿着冲锋枪的士兵)非常活跃,最终杀死了来势汹汹的病毒(在肺部插上了免疫细胞的旗帜);而在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中(左肺),免疫细胞消极怠工(打瞌睡的士兵),病毒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并迅速扩增(在肺部插上了病毒的旗帜),最终导致宿主感染新冠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后临床症状表现不一,随着核酸检测的普及,越来越多感染者在SARS-CoV-2沉默感染阶段(silent SARS-CoV-2 infection stage, SSIS)被发现。这些感染者中大约有四分之三从查出核酸阳性到核酸转阴,从始至终不出现相关临床症状、体征或肺部影像学表现,属于持续无症状感染者(persistently asymptomatic cases);而另一部分感染者经过一段时期的潜伏期,随着病程进展会出现相关临床表现,属于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presymptomatic cases)。有研究报道处于SSIS感染者传播的感染占总感染的构成比达到75.9%,而单纯检测病毒核酸是无法区分持续无症状感染者和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这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很大困难。该项研究聚焦目前广受关注的新冠无症状感染问题,联合使用CyTOF、RNA-seq和OIink技术对年龄、性别相当,无明显免疫异常和并发症的19名持续无症状感染者、12名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47名轻型或普通型COVID-19患者以及27名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标本进行联合分析,揭示了可以区分持续无症状感染者和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特有的免疫学变化。
研究发现相较于持续无症状感染者,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外周免疫细胞中CD107alow经典型单核细胞、中间型单核细胞、非经典型单核细胞以及CD62Lhi CD8+ Tnaïve细胞比例均下降,并且血浆蛋白中STC1也是减少的,而 CD4+ NKT细胞比例是上升的;进一步分析后还发现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存在单核细胞过度活化和分化抑制的现象,这一现象可能与淋巴细胞耗竭和免疫阻滞相关。
该研究揭示了导致SSIS两种截然不同的进展方向的免疫机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SARS-CoV-2感染引起的免疫特征,为临床工作中早期识别出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在更早的阶段对其进行及时干预并阻断其进展为确诊患者提供理论依据。
![image.png](/uploadfile/uploads/image/2021/12/27/dfd3de64658ef23759b46e509c1b0461.png)
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瞿介明教授、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诸江教授和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国家转化医学中心(上海)余山河助理研究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邸彩霞主治医师、上海血液研究所陈仕俊博士研究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颜佳扬博士研究生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Cell Research》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1-021-00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