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项中国大陆的单中心横断面研究
研究背景
支气管扩张(支扩)伴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TM-PD)患者的诊断在临床诊疗中是一个难点,其治疗方案需根据NTM菌种而有所不同且疗程长。支扩患者是NTM-PD的易患人群,NTM感染可以是支扩的病因,支扩患者伴NTM-PD易被误诊为其他细菌感染而延误诊治。关于中国大陆支扩患者伴NTM-PD特征的研究数据很少,所以我们进行了一项前瞻观察性研究,评估在中国大陆支扩患者中NTM-PD的患病率、临床特征、治疗状态及预测因素,为支扩伴NTM-PD患者的管理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纳入202例中日友好医院2018年8月--2020年12月确诊为支扩,并且有至少2次痰或1次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分枝杆菌液体培养结果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MBI、吸烟状况、基础疾病、支扩病程、支扩病因、FACED评分、BSI评分、肺功能、胸HRCT、微生物检测)。NTM肺病诊断符合2007年ATS的NTM肺病诊断标准并且胸HRCT影像有进展或新出现的异常表现。根据分枝杆菌培养结果分为支扩伴NTM肺病和支扩不伴NTM肺病两组进行临床特征及相关预测因素分析。
研究人群入组流程图
研究结果
1.202例支扩患者中47例诊断为伴NTM肺病,MAC最常见(66%),72.3%的患者在确诊NTM-PD后3个月内开始了规范抗NTM治疗。
2.支扩伴NTM-PD的特征及预测因素:和无NTM-PD的支扩患者比较,伴NTM-PD的患者年龄较大,女性及BMI<20kg/m2更多见(p<0.05),更多比例的患者诊断支扩时的年龄≥50岁且在过去1年内出现≥3次的急性加重,但两组患者的吸烟状况、支扩病程、病情严重程度评分(FACED和BSI)、肺功能FEV1%、铜绿阳性率无差异。胸HRCT影像特征是两组的主要区别。支扩主要累及右中叶或左舌叶及同时有≥3种异常影像特征(实变/渗出、结节、空洞、树芽征)是支扩伴NTM-PD的独立预测因素。见表3和表4.
结论:在中国大陆一个单中心中,>23%的支扩患者伴NTM肺病,多数患者在诊断后3个月内开始了规范抗NTM治疗,提示支扩患者应充分检测是否存在NTM肺病。
更多内容,请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