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应用Delphi法达成“COVID-19长期影响临床定义”全球共识的工作流程
虽然“COVID-19长期影响(post COVID-19 condition)”的存在及其重要性已经得到全球医务工作者及科研工作者的普遍肯定,相关研究工作也在广泛开展,但其定义尚未达成全球共识,从而限制了这类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
基于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应用Delphi方法,汇总全球COVID-19领域相关人员对于“COVID-19长期影响”临床定义的意见,以期形成全球共识。图1概述了工作流程。
图1 WHO应用Delphi法达成“COVID-19长期影响临床定义”
全球共识的工作流程
WHO总结了在定义“COVID-19长期影响”时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形成线上调研问卷,向747名全球COVID-19领域相关的人员发放
WHO2021年2月召开了以“COVID-19长期影响”为主题的首次网络研讨会,以此次研讨会中的成果为基础,WHO总结了在定义“COVID-19长期影响”时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形成线上调研问卷,于2021年5月11日-24日向747名全球COVID-19领域相关人员发放。第一轮线上调研问卷要求参与的人员对45个要素在定义“COVID-19长期影响”中的重要程度分别进行评分(完全不重要到至关重要为1到9分),也可为每个要素补充评论。这45个要素归属于11个领域。问卷形式见表1,问卷的完整问题列表见表2。
表1 WHO第一轮线上调研问卷形式举例
问题 | “某要素”在“COVID-19长期影响”临床定义中的重要性? | ||||||||||
评分 | 区间1:不重要 Not important | 区间2:重要 Important but not critical | 区间3:关键 Critical | 无法评分 | 评论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2 WHO第一轮线上调研问卷完整问题列表
要素编号 | 要素内容 | 所属领域 |
1 | SARS-CoV-2感染史 | 一、SARS-CoV-2感染史 |
2 | SARS-CoV-2实验室确诊史 | 二、SARS-CoV-2实验室确诊史 |
3 | “急性COVID-19症状出现”或“无症状感染者首次实验室检查阳性”后至少4周起病 | 三、“COVID-19长期影响”起病情况 |
4 | “急性COVID-19症状出现”或“无症状感染者首次实验室检查阳性”后至少8周起病 | |
5 | “急性COVID-19症状出现”或“无症状感染者首次实验室检查阳性”后至少12周起病 | |
6 | “急性COVID-19症状出现”或“无症状感染者首次实验室检查阳性”后至少16周(或更久)起病 | |
7 | “COVID-19长期影响”症状至少持续2周 | 四、“COVID-19长期影响”症状持续时间 |
8 | “COVID-19长期影响”症状至少持续4周 | |
9 | “COVID-19长期影响”症状至少持续6周 | |
10 | “COVID-19长期影响”症状至少持续8周 | |
11 | 腹痛 | 五、症状 |
12 | 月经异常 | |
13 | 嗅觉或味觉异常 | |
14 | 焦虑 | |
15 | 视力模糊 | |
16 | 胸痛 | |
17 | 认知功能障碍 | |
18 | 咳嗽 | |
19 | 抑郁 | |
20 | 头晕 | |
21 | 乏力 | |
22 | 消化道症状(腹泻,便秘,胃酸反流) | |
23 | 头痛 | |
24 | 间歇热 | |
25 | 关节疼痛 | |
26 | 记忆功能障碍 | |
27 | 肌肉疼痛 | |
28 | 新发过敏 | |
29 | 神经痛 | |
30 | 麻木 | |
31 | 劳累后不适 | |
32 | 呼吸困难 | |
33 | 睡眠障碍 | |
34 | 心动过速/心悸 | |
35 | 耳鸣及其他听力异常 | |
36 | 最少拥有的症状数量 | 六、症状数量 |
37 | 将“COVID-19长期影响”定义为症候群 | 七、症候群 |
38 | 将“COVID-19长期影响”性质描述为波动性 | 八、性质描述 |
39 | 将“COVID-19长期影响”性质描述为进展性 | |
40 | 将“COVID-19长期影响”性质描述为新发性 | |
41 | 将“COVID-19长期影响”性质描述为持续性 | |
42 | 将“COVID-19长期影响”性质描述为复发性 | |
43 | 排除属于明确定义为COVID-19急性期并发症(如卒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损伤、心肌炎、血栓、ICU后综合征等)的后遗症 | 九、排除明确定义为COVID-19急性期并发症的后遗症 |
44 | 将“COVID-19长期影响”考虑为当症状不能被其他诊断所解释时的排除性诊断 | 十、排除性诊断 |
45 | “COVID-19长期影响”定义可以应用到全体人群,包括孕妇、儿童、新生儿、慢性病患者、HIV感染者、老年患者等 | 十一、应用范围 |
共有241名参与者响应了第一轮问卷调研,其中23%为COVID-19患者,52%为研究者,7%具备患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11%为外部专家,5%为其他。
针对问卷中的任一要素,如果大于等于70%的回答落在了同一区间(如区间3:7-9分)中,则认为关于此要素在定义“COVID-19长期影响”中的重要性达成了共识,不再将这些要素纳入第二轮问卷调研中(包括领域一-要素1;领域五中的要素17-认知功能障碍,要素21-乏力,要素32-呼吸困难;领域十-要素44)。如果区间1(1-3分)和区间3(7-9分)均拥有大于等于35%的回答,则认为关于此要素的重要性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因此也排除在第二轮问卷调研中(领域十)。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外,其他要素被认为是达成“部分共识”,被纳入到第二轮问卷中进行进一步的意见征集。除此之外,根据第一轮调研的反馈,将“领域十一-要素45”的内容更改为“儿童及其他特殊人群需要独立的临床定义”;另外,一个新的领域被纳入到了第二轮问卷中,即“领域十二-要素46:影响日常功能”。
WHO于2021年6月8日-12日向241名首轮调研响应者发放了第二轮问卷。184名参与者完成了此轮问卷调研,更改后的领域十一-要素45、领域十二-要素46的重要性在此轮达成了共识。
接下来,针对两轮问卷调研后仍未达成一致的领域及要素,WHO将召开共识会议进行讨论,最终成果将会及时发布,指导全球管理“COVID-19长期影响”的临床工作。
目前关于“COVID-19长期影响”的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而Delphi方法是在研究证据较少时的良好替代方案[1]
目前关于“COVID-19长期影响”的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已发布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少,通过系统回顾(systemic review)的形式形成共识的可行性较低,而Delphi方法是在研究证据较少时的良好替代方案[1]。它具备如下优势:1.在整个流程中,各个参与者以背靠背的方式独立回答问题,能够避免受到他人意见的干扰;2.调研过程经过两轮反馈,能够使得各个参与者的意见逐渐趋同;3.该方法相较于系统回顾而言,简单易行,能够较快地达成共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共识的可信度,参与调研的人员必须在该领域具有权威性、代表性。
[1] Wilson, K.C. (2020). Consensus-based recommendations in respiratory medicine. 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56, 2002889.
“上述资料尚未公开发表,WHO Delphi英文问卷调查表由参加调查的中日医院曹彬教授提供”。
张雪杨
清华大学临床八年制医学博士在读,曾赴美国匹兹堡大学进行两年访学,现在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学习。导师曹彬教授。
END
作者|张雪杨
单位|北京协和医院
审校|陈宏斌、余方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