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真正对感染性疾病最有诊断意义的细菌培养标本是无菌体液,首当其冲就是血培养。但血培养因为消毒、采血和送检环节容易被体表菌群污染而影响结果判断,血培养的规范送检已引起业内高度关注,但因为抽血、收费和管理等问题,在基层医院的执行情况并不乐观。笔者结合所在医院从单瓶血培养到四瓶双套血培养的推动历程,提出几点思考希望能为血培养的规范送检推波助澜。
一、血培养改革需要政策推动
我院血培养经历了从单瓶到双瓶的跌跌撞撞,靠检验科一己之力宣教是很难的。从单瓶执行到双瓶,院内消耗了2年,但从双瓶到四瓶,只用了短短五个月。最重要的契机是我们借了耐药监测网检查的东风,迅速推动了我院血培养规范送检的步伐。
上图是2019年耐药监测网“专家面对面”活动检查工作安排
上图是检验科联合医务处向全院发放的细菌耐药监测专项检查会议的通知
2019年3月,全国耐药监测网CARSS举办的“专家面对面”下基层帮扶活动,在专家的检查和帮助下,我院成人血培养的四瓶执行率直接从0上升到98%,并稳定在95%左右。
上图是2020年的成人血培养四瓶执行率统计情况
耐药监测网检查推动的不光是血培养的规范采集和送检,还推动了我院微生物报告单的改革,从标本采集送检的检验前质量,检验流程和质控工作等检验中质量,到完善报告内容和审核等检验后质量,都因为此次检查得到飞速提高。
上图是医务科发通知提醒全院医生执行血培养四瓶抽血及报告单改革事项
二、血培养开单需要医务科和医生支持
血培养执行双套四瓶送检,源头上是需要临床医生开出双套四瓶血培养的医嘱。有些医院能将血培养的条码实现捆绑式操作,医生勾选一次血培养就能自动生成四个或更多能指示护理采血套数的条码,这样就简单了,可以略过这一步直接到护理采血阶段。有的医院不能从LIS条码上实现血培养的捆绑,沿用一张条码贴一个血培养瓶的模式,就需要医生主动勾选四次或更多的血培养,生成单个条码分别贴于对应的血培养瓶。这个对医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较高,就需要切实跟临床沟通,让医生主动开相应血培养的条码,达成共识,才能实现血培养的规范套数送检。那么这一步就是最难的环节,我们需要借助医务科,具体来说,我们采用了四步走的方法。第一步,借助耐药监测网检查的东风,让血培养规范送检引起了医务科的重视,医务科发通知要求全院按行标共识的要求规范送检血培养,即成人血培养四瓶双套送检。
上图是医务科在全院培训后再次强调血培养双侧双套规范送检的通知
第二步,针对临床科室住院医生,门诊医生和值班医生开展不同时间段的多次培训,重点强调血培养的规范送检,从血培养污染、阳性率、临床意义、采集时机和采集方法等不同角度进行宣教。
上图是医务科发通知针对临床和护理组织全院培训
第三步,定期统计血培养送检执行情况,将规范送检科室和未按要求送检科室的血培养阳性率、污染率等送检情况用图表形式反馈给临床各科室,具体反馈信息如下:
1.送检套数与阳性率分析,从2019年3月份开始,我院在湖北省耐药监测网的监督下,持续改进血培养质量,实施血培养双套双侧工作,成人阳性率也不断提升。
2.2019年1-8月各科室送检套数与血培养阳性率,双套双侧送检覆盖率低的科室,如普外二病区、感染疾病科、神经外科等阳性率也较低,需要持续改进。
第四步,当血培养送检执行到一定阶段,仅剩少量不规范送检的情况时,我们采取具体到人的统计方法,定期统计未按规定送检血培养的医生,按名单列表针对性跑临床科室跟医生一对一宣教并让医生签字确认知晓血培养规范送检宣教内容,同时请相应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在科室强调血培养送检的问题,配合此规范工作。
上图是规范执行初期按月份和科室统计未执行医生名单反馈给科室主任和护士长
上图是统计单套血培养瓶个人送检的情况,针对性跑问题科室和医生一对一沟通
三、血培养抽血需要护理部和护士配合
我院护理部非常强大,执行力度很高,由护理部通知护士长,护士长规范护士采血,对于规范护理采集的付出基本上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对护理进行了全院培训讲课,重点宣教内容就是血培养的采集。有的护士长听课很认真,要求出示课件里提到血培养行标原文件。俗话说,动之以理晓之以情,我们没法晓之以情,但可以动之以理。我们除了拿血培养采集行标说话,还转发了湖北省宜昌中心医院制作的血培养双套四瓶抽血视频,由护理部发给临床各科室学习,看到兄弟医院也是同样规范血培养的采集更有说服力。有护理部的强大支持,有认真的护士长和严谨工作的护士,正是如此,血培养的推行才如此顺利。
上图是培训课件中展示血培养操作规范行标
四、血培养规范化需要检验科的坚持
检验科是辅助临床科室的医技部门,我们对临床医生或护士有任何需要沟通的地方都只能宣教和建议。即使有医务科和护理部规定,检验科宣教,执行力度也可能因人而异。相信多数医院对临床血培养送检环节也没有硬性奖惩指标,所以要做好血培养的规范送检更多的是需要检验和临床的沟通和宣教。尤其医院是个多部门协作集体,任何一点流程的改动都涉及到多部门联动,沟通和宣教都不是靠某一个部门一己之力能完成的,细节的规范也很难面面俱到,规范的过程难免会有挫败和委屈,整个事件能否推行彻底需要检验科的不懈坚持。医务处、护理部和院感处是医院的重要职能部门,也是帮助检验和临床沟通的有效桥梁,工作中从来不缺苦干蛮干,但缺巧干和持之以恒,借助职能部门能让宣教事半功倍。沟通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在追求送检文化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坚守初心真的很重要,相信有了政策的推动、职能部门的帮助和检验科的坚持,血培养的规范送检一定能在越来越多的医院执行的更好。
作者简介
张秋莹
副主任检验师,临床检验与诊断学硕士,湖北省微生物学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湖北医药学院第五临床学院检验系讲师、优秀教师,湖北医药学院第五临床学院医学检验系教研室秘书,湖北省随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质量监督员,临床微生物副组长,随州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京港感染论坛直播精选栏目版主,主持和参与省市多项科研课题多项。
END
作者|张秋莹(湖北省随州市中心医院)
审校|杨青(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曾吉(武汉市第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