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谷晓颖 1,2, 曹彬 2,3,4*, 王健伟 5
1. 中日友好医院临研所,北京 100029; 2.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 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3. 首都医科大学呼吸病学系,北京 100069;4.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 100871;5. 克里斯托弗•梅里埃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北京 100005
《柳叶刀》2 月 14 日发表通讯文章,提出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团队于 1 月 24 日发表于《柳叶刀》的「武汉地区 2019 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临床特征(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 China)」文章中报告的病死率过高,引起了一定程度的社会恐慌。
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团队就该问题作出回应,同时于 2 月 14 日被《柳叶刀》以通讯文章形式发表。曹彬教授团队指出,在疾病诊断方面,疾病暴发最早期由于检测资源有限,得以确诊的往往是那些疾病严重程度最重的患者,从而导致早期报道的患者病死率远高于之后报道的数据。在治疗手段方面,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在有效药物的评估、诊疗指南不断更新以及对于患者甚至无症状感染者管理手段更加严格,目前的病死率甚至可能会继续下降。研究团队希望该研究成果站在疾病暴发早期的时点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疾病特征提供了有用的数据支持,并呼吁全球的医护和研究人员紧密且持续的开展研究,共同面对这一巨大挑战。
更多内容,请前往原文链接查看: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0)30371-8/fulltext
本网站内容转载须联系版权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