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流感的易感性存在影响。其中,与自身固有免疫相关基因如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FITM3)、Toll样受体(TLRs)和补体衰变加速因子(CD55)编码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已经被证实可影响蛋白功能,有限的临床数据显示其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本研究中,研究者检测了新型甲型H1N1流感与H7N9禽流感患者IFITM3、TLRs和CD55编码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分析了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本研究为多中心研究,研究者前瞻性入组了275名新型甲型H1N1流感和H7N9禽流感患者,所有患者均采集呼吸道标本进行病原学诊断,同时进行呼吸道标本内人上皮细胞IFITM3 rs12252、TLRs rs5743313和CD55 rs2564978基因位点的检测。其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汉族成人相似,而死亡流感患者中,纯合子基因型IFITM3 CC(54.5% vs 33.2%,P=0.02)和TLR3 CC(93.3% vs 76.9%,P=0.04)更为多见。隐性遗传模型显示,其纯合子患者具有更高的死亡风险:IFITM3 CC(aHR 2.78, 95%CI1.29-6.02)和TLR3 CC(aHR 4.85, 95%CI1.11-21.06)。积累效应分析显示:单个基因型为纯合子时,死亡风险为:aHR:3.53;当两个基因型均为纯合子时,死亡风险为:aHR:9.99。CD55 的TT基因型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该研究证实:患者遗传因素可影响患者预后,该研究可为疾病流行爆发情况,卫生政策、患者管理及高危人群的临床试验设计提供重要信息。
原文出自:Lee N, Cao B, Ke C et al.IFITM3, TLR3, and CD55 Genes SNPs and Cumulative Ge-netic Risks for Severe Outcome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H7N9 / H1N1pdm09 Influenza. J Infect Dis. 2017 May 16. doi: 10.1093/infdis/jix235. [Epub ahead of print]
作者单位:香港中文大学内科学及药物治疗学系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广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复旦大学上海公共卫生中心,华山医院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复旦大学上海公共卫生中心,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朝阳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微生物学系
英国牛津大学,热带医学和全球健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