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曹炬教授的研究团队对巨噬细胞凋亡抑制蛋白 AIM(Apoptosis Inhibitor of Macrophage,又名 CD5L)在监测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价值进行了探索,结果显示 AIM 可作为一种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的新型免疫学标志物。相关研究于 2019 年 5 月 30 日在线发表于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官方杂志 Chest。
研究背景
脓毒症(sepsis)是宿主抗感染免疫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是世界范围内感染致死的重要病因。据估计,每年有超过 3150 万由于不同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新发脓毒症和 逾 1940 万的严重脓毒症患者,死亡人数高达 530 万。尽管近年来危重病救治有所改善,但脓毒症的死亡率仍高达 25%-30%,休克时可增至 40%-50%,其导致的死亡人数已超过艾滋病、乳腺癌和前列腺癌致死人数的总和。脓毒症患者入院时快速而准确的判别可有效提高其预后,降低其死亡率。然而,目前缺乏有效的临床及实验室相关指标。因此,迫切需要鉴定出新的生物标志物以有效监测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实现脓毒症患者的精准诊疗。
研究结果
从 2013 年起,历时 5 年,本项研究分别纳入了 150 例推导队列(Derivation cohort)和 60 例验证队列(Validation cohort)的成人脓毒症患者,结合患者临床资料,监测了 AIM 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探索了 AIM 在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表明,在成人验证队列中,相比于健康体检者,AIM 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显著升高,并与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 SOFA 评分呈正相关(r = 0.5912, p<0.001);通过 ROC 曲线分析比较 AIM 在预测脓毒症患者 28 天死亡率中的价值,结果显示,相比于 PCT, CRP, IL-27, IL-10 及 SOFA 等临床和实验室指标,AIM 的曲线下面积(0.86),敏感性(88.57%),特异性(68.70%),尤登指数(57.27%),阳性预测值(46.31%)及阴性预测值(95.22%)均最高;进一步通过 Kaplan-Meier 生存曲线分析发现,患者入院当天 AIM 浓度越高(>543.66 ng/mL),其 28 天死亡率越高。同时,在成人验证队列中也得到了一致的研究结果:即脓毒症可导致血清 AIM 水平稳定而持续升高,且 AIM 较其他参数更能预测脓毒症患者 28 天死亡率,脓毒症患者入院时血清 AIM 水平越高,其 28 天死亡率越高。
结语
本项研究提示 AIM 可作为一种评估脓毒症患者死亡的潜在风险因子,为脓毒症患者病情的免疫监测提供了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AIM 作为生物标志物在诊断、预后或监测脓毒症中的用途」已经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18 1 0259957.6)
博士研究生高珣为本篇文章的第一作者,曹炬教授为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重庆市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资助。
链接: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1154043
本网站内容需获得授权方可进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