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力的病毒性疾病,尽管目前已经有安全、高效的疫苗,但是在 2017 年全球范围内麻疹仍造成了约 11 万人死亡,绝大多数为 5 岁以下儿童。麻疹感染可产生对临床麻疹疾病的终身免疫力,麻疹疫苗具有高度免疫原性。尽管免疫失败不常见,但仍会发生。免疫失败既可以分为原发性(即接种疫苗后没有产生保护性免疫力)和继发性的(接种疫苗后免疫力随着时间流逝而减退)。如果接种后和患病前检测过麻疹抗体,原发与继发免疫失败是可鉴别的。但接种后的血清学检验并非常规项目,故通常难以区分。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维多利亚 2008-2017 年间临床上报及实验室数据,描述血清学表现为麻疹免疫衰减人群的麻疹发生情况,并且与无免疫失败患者比较人口学、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等。患者根据血清学结果分为:IgG 阴性(无免疫力);IgM 阳性/IgG 阳性(不确定);及 IgM 阴性/IgG 阳性(免疫衰减)。
结果显示,2008-2017 年间,维多利亚州共有 297 例麻疹病例上报。107 例(36%)麻疹病例由于没有 PCR 结果、PCR 结果阴性或未进行血清学检测被排除。纳入分析的 190 例麻疹病例中,13 例(7%)被归为免疫衰减组,26 例(14%)为不确定组 (IgM+/IgG+),151 例 (80%) 为无免疫力组(IgG-)。自 2008-2013 年间免疫衰减病例低于 2014-2017 年间,0% vs 13%(p = 0.001)。发疹出现在所有免疫衰减患者中,但是 5/11 例患者皮疹不典型(45%)。免疫衰减组较无免疫力组及不确定组发热、流涕、咳嗽更少。每组间住院率、继续传播、病毒基因型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在入组病例中,麻疹特异性 IgM 诊断敏感性从 2008-2013 年间的 93.1%(95%CI: 85.6%–97.4%) 降至 2014-2017 年间的 80.6%(95% CI: 71.6%–87.7%),并在 2017 年低至 50.0% (95%CI 21.1%–78.9%)。每年 IgM 诊断敏感性在校正发疹后采样时间仍有降低(OR 0.76 [95%CI 0.60–0.95], p = 0.018)。免疫衰减组的呼吸道标本病毒平均 Ct 值为 32.2,高于无免疫组(25.6)及不确定组(26.3),,表明免疫衰减病例病毒符合更低。
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这项研究中,2014-2017 年间共出现 13 例因免疫衰减而导致的麻疹,而此前从未出现。免疫衰减的人群感染麻疹正在成为新问题,免疫衰减病例的比例比将在未来数年中呈现上升趋势。这提出了一系列挑战:包括临床识别(病例常常表现较轻),实验室诊断(滴度 IgM 为低或无)以及公众健康随访。澳大利亚是一个麻疹疫苗接种覆盖率很高的国家,自 2014 年以来已实现并保持了麻疹消除。作者提出,监测这一流行病学趋势并确定是否需要对公共卫生、临床和实验室实践进行改变,如在国家免疫计划中为部分或全部青年成人提供额外的麻疹疫苗,是十分重要的。
原文:Gibney KB, Attwood LO, Nicholson S et al. Emergence of attenuated measles illness among IgG positive/IgM negative measles cases, Victoria, Australia 2008-2017. Clin Infect Dis. 2019. pii: ciz363.
供稿:于东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潞河医院 PCCM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