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热点-热点资讯
肺曲霉菌病诊断和流感疫苗接种
icon 2019年01月21日
icon 苏欣
icon 流感
icon 1308

第一届华夏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学术年会暨第七届京港感染论坛(1st Huaxia CMIC-7th PIDMIC)已于2018 年 11 月 22-24 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携手共建抗感染科学共同体。会议围绕病原学诊疗,以丰富多彩的学术内容、新颖多姿的会议形式,为与会代表呈现了一场学术盛宴。

 

在大会现场,东部战区总医院苏欣教授接受了丁香园采访,介绍了肺曲霉菌病的发病率、诊断标准和流感疫苗接种情况。

 

{{{5285890784083420239}}}

 

 

肺曲霉菌病的诊断标准采用分级诊断

 

丁香园:肺曲霉菌病作为一种机会性感染性疾病,常见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请问我国肺曲霉菌病的发病率如何?如何诊断肺曲霉菌病?

 

苏欣教授:肺曲霉菌病的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与我们人口老龄化,艾滋病和结核病流行、慢阻肺和免疫抑制人群增加有关。据估计,全球每年有30万例急性侵袭性肺曲霉病新发病例,而常常发生在具有肺部基础疾病患者中的慢性肺曲霉病更多,估计有300万例。另外,常常被忽视或漏诊的曲霉致敏性气道疾病也很常见,估计全球有480万例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650万例真菌致敏的重症哮喘。在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患者中,约2%-4%的慢阻肺患者为痰培养阳性的肺曲霉病,入住ICU的重症流感患者中,20%-30%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我国肺曲霉病临床常见。据我国十年调查报告指出,肺曲霉菌病是肺真菌病中的最常见类型,临床上主要分为侵袭性肺曲霉病、慢性肺曲霉病和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等。就如我国来说,慢阻肺支气管扩张、肺结核人群基数庞大,这类高危人群很多,罹患肺曲霉病患者每年都在增长之中。廖万清院士团队撰文指出,中国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在16万以上,还有众多慢性肺曲霉病和变应性肺曲霉病患者。李若瑜教授团队数据分析指出,中国临床分离的曲霉属中,最常见的是烟曲霉。

 

目前肺曲霉菌病的诊断策略采用分级诊断标准,诊断依据由病人宿主因素,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影像学和实验室内常规检查),微生物学检查证据和组织病理学证据四项因素组成,分为确诊病例,临床诊断和拟诊三个级别。确诊病例综合具有四项风险因素;临床诊断综合具有临床、宿主因素和微生物学证据三项,不具备组织病理学证据;拟诊只具有宿主因素和临床表现, 不具备微生物学证据和组织病理学证据。分级诊断的好处在于:对于临床表现典型,病情严重的、具有高危因素的病人,可以采用拟诊即可启动早期及时治疗;对于风险因素相对不太高、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人,需要达到临床诊断,甚至确证才能启动治疗。这样做,使治疗更合理和准确,既减少漏诊、误诊,,也减少过度诊断过度治疗。

 

流感疫苗接种早认知,早预防

 

丁香园:您刚才也提到有部分重症流感患者患有肺曲霉菌病,那么就目前所知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但是由于经济条件、理念等原因,我国流感疫苗接种率仅为2%。请问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苏欣教授: 流感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冬春季高发,若干年会有一次大流行,去年的流感发病情况就非常严重,涉及人群广。流感属于传染病,传染病的防治措施包括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对于易感人群中的重点人群,包括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孕妇和中小学生等,尤其应该接受流感疫苗接种来预防流感。我国流感疫苗接种率比较低,这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原因:一方面我们对流感危害性的患者教育不充分、不到位,另一方面因为人们对于疫苗的信任度不够,还有因为经济原因及医疗资源受限制。关于如何改变现在接种率低的现状,首先从政府的角度做好基础工作,严格生产过程的审查,给百姓提供更放心的疫苗;其次是政府提供更便利的医疗资源,提高疫苗接种的可及性,在社区就近接种;还可以在疫苗接种费用上给予减免,特别对于中小学生,老人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减免费用;最后是开展医学教育宣传工作,让更多的老百姓认识到流感的危害,自觉早接种,早预防。

 

小结

肺曲霉病的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不仅是血液肿瘤、粒缺、器官移植和艾滋病等严重免疫缺陷患者易感急性侵袭性肺曲霉病,重症慢阻肺患者或重症流感患者也常常合并肺曲霉感染。对于肺结核、慢阻肺和支气管扩张等具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合并慢性肺曲霉病。部分重症流感患者合并肺曲霉感染后,病死率更高。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政府应该做好基础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的可及性,开展医学教育宣传等工作,让老百姓早认知,早接种,早预防。

请在验证后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