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热点-热点资讯
【流感百年访东瀛】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icon 2018年12月18日
icon 王一民
icon 流感
icon 797

作为医生,如果你的病人发生院内获得性肺炎,你会怎么做?

 

作为家属,如果你的家人发生院内获得性肺炎,你会怎么做?

 

作为病人,如果你发生院内获得性肺炎,谁能理解你的痛苦?

 

作为医院管理者,如果你的医院院内感染发生率高,你会怎么做?

 

同样是感染控制工作,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的结果不同;

 

我理解的感控是:

 

理想状态应该是所有人一个目标(减少院感),一个结果(患者安全)

 

然而现实的感控是:

 

医生认为与我无关,家属认为医院承担,病人认为无处申冤,管理者怎么心安。

 

12月7日参访顺天堂大学附属医院的时候,堀贤教授给了我们一些关于日本的答案。

 

首先传染病防控和院感防控都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事件,在商业问题上,有一个词叫做业务连续性计划(Business Continuity Plan,BCP)是指预计的事故将导致生产能力下降时,如何能够保证核心业务持续运转,如何能够尽可能缩短恢复生产的时间,最大程度减小企业损失,保证业务运转。

 

医院和企业最大的不同就是当发生突发事件或者院内感染播散时,医院更难通过停滞“不必要的环节”来保证最核心项目的运转,而且医疗机构在突发事件时的负担会骤然升高,这就提示我们首先避免出现不良事件(如大面积流感暴发,院内播散时)才是关键。如果出现的话需要动员医生、护理、病人家属、包括病人本人在内共同参与。而且政策应该围绕实际情况来变化。

 

比如流感流行季节,流感患者增多,对所有患者都使用快速抗原检测可能还不如提高医生的临床诊断能力更加有益,更加节约资源;比如佩戴口罩,不同区域不同管理,没必要所有环节都佩戴超强防护的N95口罩,只在产生气溶胶操作的时候佩戴,其他时间外科口罩可以满足需要;比如抗流感药物预防,明确按照循证医学做出定义,对于高危风险人群从生命保护角度预防,未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的情况下与患者过度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从职业防护角度思考预防,避免过度药物预防。这些措施的制定,都是围绕上面说的核心去做。

 

同样的问题在基层的社区医院处理又有所不同,因为病人多数为高龄,康复期患者,因此病人、医生、患者家属措施不同,医生严格佩戴口罩,手卫生,接诊有症状患者要提前防护;患者房间加湿,流感期间暂停集中进食午餐活动;患者家属,每天七次在院内广播通报流感疫情,涉及探视人员专用通道,减少探视时间等等,这些措施更多的不需要增加费用,充分考虑了基层医院的现状。

 

这些细节,都是医院感染防控重要的核心,每个人都要参与,人人都有责任做好这件事情。

 

我们总说院内感染,防重于治。其实防也要防的在点上,而每一个细节都是一个点,需要处处做好,从小处做起,汇集成和,才能迎刃而解。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感控经验,与你共勉。

 

如图 与顺天堂大学附属医院堀贤教授合影(前排右四)

请在验证后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