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明丽 主治医师
武汉市中心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笔者在接诊网络咨询中发现部分新冠感染患者会出现皮疹。
WHO指出,新冠最常见的表现为:发热、咳嗽、乏力、味觉或嗅觉丧失;不常见表现包括:嗓子痛(刀片嗓)、头痛、全身痛、腹泻、红眼病,以及皮损。皮损的发生率为4%-20.4%。
在此,笔者通过复习文献将新冠导致的皮损进行简要介绍。
发病机制
皮损表现
图1. 新冠感染患者斑丘疹改变。躯干及上肢近心端分布的融合成片的斑丘疹(1a);融合成片的斑丘疹(1b);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海绵层水肿,交界处皮炎(HE染色 20×)(1c);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HE染色 40×)(1d)
图2. 以发热伴皮疹为首发症状的新冠患者。前胸、后背、四肢分布的环形红斑,不伴痒感。(该患者就诊前未使用任何药物,入院后肺CT提示小灶磨玻璃影)
➣荨麻疹
荨麻疹也是新冠皮疹中常见的一种,常分布于躯干或四肢,也有累及全身或者局限于脸部的报道,感染症状出现后平均6.8天出现皮疹,92%的患者有痒感。病理表现为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伴真皮上层水肿。除却药物因素,感染后的炎症风暴可能是导致皮疹的原因。(图3)
图3. 荨麻疹
➣冻疮样皮损
很显然,与冻疮由低温导致不同,COVID指/趾的发生与宿主免疫反应、局部静脉血栓、血管炎及血管再生相关。当然冻疮样皮损也不是新冠感染特异性的表现。(图4)
图4. COVID趾。12岁女孩冻疮样皮损(a);8岁男孩冻疮样皮损(b)
➣疱疹
疱疹较其他类型皮疹相对少见,发病率为3.77%-15%,多见于中年患者,多局灶性分布,也有全身分布的报道,皮损于感染症状出现后4-30天出现,平均14天,皮损持续时间约8-10天。
疱疹多见于中等程度症状的患者。病理表现为皮肤棘层松解、角化不良、角质细胞膨胀,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血管渗液及水肿。
病理机制为炎症风暴累及皮肤,以及新冠病毒直接损伤真皮血管的内皮细胞。与斑丘疹及荨麻疹不同,疱疹与药物相关性小,对新冠有较高的特异性。(图5)
图5. 两名新冠患者的疱疹
➣网状青斑
图6. 一名胸痛咳嗽的新冠感染患者,躯干出现网状青斑
➣瘀点/紫癜
图7. 下肢瘀点
➣其他
新冠导致的多系统炎症综合征表现类似川崎病,为弥漫性多形皮疹,包括斑丘疹、多形红斑,或红皮病,伴发热、淋巴结肿大、草莓舌,以及胃肠道症状,与川崎病不同,新冠相关多系统炎症综合征的患儿年龄偏大。
新冠感染可能导致脱发,552名新冠患者中10名患者于感染症状出现50天后发生脱发。
此外,也有新冠导致带状疱疹、玫瑰糠疹、扁平苔藓等报道。
小结
皮疹是新冠感染的一个重要特点,但是我们对其认识较少,希望此篇文章能增加我们对新冠的认识。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