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梅坡曾书: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生时之婴孩尚不能决定先天的环境,不能决定自己的初始智商。而人生亦如戏,每个人各有不同的起点。譬如有人生来便养尊处优,有人却家徒四壁;有人天赋异禀,也有人天资平庸。诚然,天生的差异的确存在,我们无法否定,倘若时间停滞不前,种种差距,种种强弱对立之别便无可改变。但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强弱并非固化,强弱转化时刻发生,永不停息。无论强弱,唯有保持清醒,不断奋发,方可有所作为。
强则恒强,非也。春秋末年,吴国夫差初登历史舞台,本英武模样,励精图治,吴国国力大振,击败越军,北伐齐国,黄池大会各方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好不威风,自以为天下无敌,便安于享乐沉醉于温柔乡之中。不想数年后,勾践举兵伐吴,大败吴军,夫差欲投降以求活命,却仍不免落得身死国破的下场。此为“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当强者不再企望远方,恒久的围困于自我满足之中,便会失去引以为傲的资本,行至深渊。因此,不必极力效仿强者之行为,我们要思考“物极必反”的原则,即使身处至强之地仍保持清醒,奋力前行。
弱则恒弱,非也。夫差降越,勾践兵败困于会稽,放下武器,降于吴国,收起尊严,受尽羞辱,终得夫差赦免,归返越国,夫差得意尽欢之时,勾践则勤勉谦卑,广搜人才,睡柴草,尝苦胆,用强大的意志力约束自己,积聚力量,终具霸主实力,拒绝求和,灭亡吴国。此为“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当弱者自强不息,从不放弃希望,不断奔跑向前,必将有所改变有所收获。因此,若生为弱者,应尽早认清自我,使自己内心变得更强大,多通过一些努力去激发、引导自己向强者看齐。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个人如此,政党、政治甚至国家亦如此。放眼历史长河任一政党国家,都不可能有既定命运,既不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也不会久久身处困局。国民以及领导者,或勤勉,或贪安,纲领或领袖之更替,都将带来完全不同的境遇。“九一八”事变打响了抗日战争第一枪,作为中国两大政治力量的共产党与国民党携手合作,共赴国难。但在全面抗战开始后,兵强马壮的国民党虽宣布“抗战与建国”并行,却假借抗战之名,强化专制独裁,观战避战,与广大人民发生深刻裂痕;而共产党虽在兵力、装备等方面与其有较大差距,但始终坚持抗战与民主协调统一,践行民主诉求,契合当时国情。国民党的悲剧命运在抗战后期显露无疑,政府、军队中的丑闻恶行层出不穷,虽最终赢得战争胜利,但却失去人民,最终以失败告终。而前期初于弱势地位的共产党却赢得人民的拥护与信赖,带领风雨飘摇的中国,一步一步走过战乱,走向繁荣。
身处崛起时代的新青年,我们也需时刻牢记强弱转化永不停息。如果仰仗所谓的天资聪颖便懈怠,不再努力学习,那终有一日将泯然众人;但如果坚持不懈,脚踏实地,即使是所谓的弱者,也必定会为自己的人生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孔子曾言:“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吾辈自当奋发向上,直面挑战,强弱变化之道铭记于心,方有一番作为。
何迪
202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