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半年的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单修班的进修学习生活已经结束,经过半年的进修学习,我深刻感受到了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浓厚的学习氛围,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文化。这期间我不仅掌握了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流程,更学会了在临床工作中积极追究疾病的溯源、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在明确疾病后给予针对性治疗。
初到中日友好医院还是2021年的冬天,因疫情原因,不能进行线下培训,教育处贾冕老师为学员安排了丰富的线上培训。包括中日友好医院院史,呼吸中心的发展与成长,医院规章制度,HIS系统使用等。中日友好医院是国家卫健委直属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始建于1984年。在三十余载的发展历程中,努力践行科学和人道精神,不断追踪现代医学发展,着力传承中华医学瑰宝,创造了无数个或医院、或地区、或国家的第一。为自己能来这样一所医院学习和深造,感到非常荣幸!
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单修班进修内容包括两部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亚专业组(4个月)以及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实验室(2个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呼吸感染亚专业团队在曹彬教授带领下,一直致力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及病原体研究。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实验室(简称实验室)隶属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实验室主任鲁炳怀教授,从事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20余年,在实验室诊断以及质量控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致力于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检测、分子流行病学、耐药机制研究。实验室建立了快速、准确、全面的病原学诊断平台,开展120余项检测项目,覆盖细菌、病毒、非典型病原体、寄生虫(图1)。
医院培训结束后我正式进入实验室学习,范艳艳老师提前为我们制定了轮转和学习计划,并强调了实验室规章制度和生物安全。作为一名从未接触过实验室及病原微生物检验工作的临床医生,初到实验室,处处充满好奇,颇有进大观园的感觉。实验室的学习为我打开了美妙的微观世界(微生物世界)大门(图2),临床上接触的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 …在这里都各有其鲜明形象特征。通过学习,我才明白原来实验室工作并不是之前认为的单纯机器检测报告结果,在这里每份样本都要经过复杂的手工操作,每一步都需要极大的耐心与责任心,才能找到感染背后真正的病原菌。此外,实验室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丰富的教学活动包括每周一菌,专业讲座,现场实践教学(图3)。鲁老师虽工作繁忙,但从不缺席周三下午的“每周一菌”讲课活动。该活动以病原菌为主导,由进修大夫制作ppt分享交流,鲁老师做专业知识延伸。从病原菌形态特征、致病性、毒力到流行病学特征,药物治疗再到临床特征,鲁老师娓娓道来,每一次的知识拓展,让我对病原微生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图1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实验室病原学诊断平台
图2 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形形色色的病原微生物
图3 实验室不同形式教学活动
实验室学习结束后,我来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组学习。临床生活从严格的晨交班开始,一天2次的主诊医师查房,新收患者及时完成的动脉血气分析和心电图,每个患者的检查检验均需落实到位,还有曹老师每周1~2次的查房,每一个环节都让我有不一样的认识和收获。临床中我们不仅见到了各种各样的病例,包括呼吸系统多见的、疑难的、复杂的、危重症的病例,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查房和讨论中,学习到了中日老师带给我们的临床思维和学习能力。
图4 感染组临床教学活动
图5 单修班学员完成结业汇报与曹彬教授及带教老师合影留念
善于查阅文献一直贯穿于临床工作的始终,在中日医院,这一点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尤其是每周三院士查房的fellow发言总结病例特点的环节。我们在主管患者的同时也学着通过查阅文献举一反三,虽然只是主管了几个患者,却可以充分掌握这一类的疾病,也在文献中获得了更多患者病例特点的总结,这就是查阅文献的目的所在。对于临床医生来讲,细致耐心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做到确实是不易的。当面对患者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病例影像资料时,从中一点点归纳总结,一步步分析进行后续的检查和诊断,这是我见到的最负责的临床大夫。追究溯源,寻求依据在我们临床工作的诊治中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前觉得治疗对患者来说是最重要的,跟着曹老师查房后,才发现疾病的病因,病原诊断才是最基本的。很多时候不是为了治疗疾病本身而治疗,重要的是要寻求溯源,只有明确了病原体才能更精准的治疗,也更节约了医疗资源,减少了病原体耐药的产生。
图6 呼吸中心进修生与王辰院士及曹彬院长合影留念
在中日学习的这半年,除了工作时间,中日的老师们也安排了每周一呼吸中心的专家讲座,还有各个专题的线上课程,同时也开放了中日图书馆,提供了多种学习形式,在这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我们收获颇丰。最后衷心的感谢曹彬教授、鲁炳怀老师、崔晓敬老师、刘智博老师、范艳艳老师,感谢中日友好医院的每一位老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教会我学习和思考。进修不仅仅是一段时间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保持学习的热情,保持一颗进步的心,我会在学习的道路上一直努力!
作者简介:
齐亚飞,广州番禺区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2012年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内科学(呼吸病学),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目前担任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九届呼吸青年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呼吸病学专委会委员。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10年,主要方向为慢性气道炎症相关疾病、呼吸道微生物学及诱导痰方向,熟练掌握呼吸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作者:齐亚飞 广州番禺区中心医院
修改:范艳艳 中日友好医院
审核:鲁炳怀、王一民 中日友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