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资料 患者男,32 岁,患者于 2016-8 在治疗急性白血病过程中出现发热,咳嗽、咳痰,最高体温 39.5°C,给予头孢克肟抗感染体温未见明显下降,血培养(2016-8-18)示:阴沟肠杆菌溶解亚型,改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0.5 g q6 h)联合阿米卡星 (0.4 g qd) 治疗,患者体温于 2016-8-19 降至正常。但于 2016-8-25 再次出现发热,体温 37.8°C,因患者合并粒细胞缺乏,不除外真菌感染,加用伏立康唑(200 mg q12 h)抗感染治疗,序贯米卡芬净联合注射用两性霉素 B 脂质体(安必素),因患者出现躯干大量皮疹停用安必素,后患者体温降至正常。患者于 2016-9-13 再次出现发热,后反复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查肺部 CT 示右上肺片状实变影(图 1)。
于 2016-10-14 于外院行纤维支气管镜提示右肺上叶脓性分泌物阻塞气道,病理提示真菌团,倾向于曲霉菌,给予米卡芬净、两性霉素 B 治疗,患者仍有间断发热故于 2016-10-30 入院。入院查体:T 37.0℃,P 80 次 / 分,R 20 次 / 分,BP 120/70 mmHg,面色、结膜苍白,全身未见溃疡及皮肤破损。右上肺呼吸音低,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腹查体未见异常。双下肢不肿。患者急性髓系白血病 M2 型行骨髓穿刺确诊 6 月,给予 HA 等化疗后效果不佳,后予口服 BCL-2 抑制剂 venetoclax 靶向药物治疗。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入院诊断:肺真菌感染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 型)化疗后。入院后于 2016-10-31 行纤维支气管镜发现右上叶支气管开口可见大量灰黄色脓性分泌物附着管壁,向右上管腔生长,完全阻塞管口,支气管不能进入,坏死物质韧,拉扯不断(图 2,3),少量吸引后送病原学,微生物支气管 BALF 液可见真菌菌丝,诊断为「肺部感染(细菌合并毛霉菌感染)」,给予注射用两性霉素 B 治疗,于 2016-11-10 再次全麻下气管镜镜下冷冻治疗,吸出约 6 cm 脓性分泌物,质地韧,可见右上支气管粘膜出血,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及凝血酶喷洒止血,用药 10 min,出血量 100 ml。因考虑咯血风险较大,保留气管插管 12 小时,于 2016-11-11 拔除气管插管。
图 7 镜下可见淡棕色,分隔,分枝菌丝,分生孢子亚球形至圆筒形(棉兰染色 ×1000)
图 8 2016-12-15 左上肺片状高密度影显著吸收
图 9 气管镜下痰液栓消失
图 10 2017-2-13 左上肺片状影进一步吸收